教学科研

教学大纲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育教学 >> 教学大纲 >> 正文

《体育1(A)》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23-10-08    作者:     来源:    点击:

下设19个分项

课程名称:轮滑 Roller Skating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轮滑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轮滑基本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对轮滑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通过轮滑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有氧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身体机能进行自我评价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结合轮滑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精神。

核心任务:通过轮滑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轮滑技术,引导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础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轮滑运动的技术及动作规律,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

外延任务:通过轮滑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敢于挑战自我,面对压力,克服恐惧心理。对其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轮滑的发展及相关知识;

(2)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卫生常识;

(3)专项理论基本知识。

实践部分

(1)正滑;

(2)正滑停法;

(3)转弯(惯性转弯、交叉压步转弯);

(4)倒滑;

(5)倒滑停法;

(6)正滑与倒滑的转换。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轮滑运动起源及发展;

2、轮滑装备的相关知识;

3、轮滑运动的安全防护知识;

2

实践部分

1、正滑;

2、正滑停法;

3、转弯(惯性转弯、交叉压步转弯);

4、倒滑;

5、倒滑停法;

6、正滑与倒滑的转换;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启明,刘静等.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体育爱好者丛书》编写组.轮滑[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课程名称:民族传统体育 Traditional Sports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目的:通过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课教学,培养学生深厚的民族精神,使学生了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礼仪文化、规则及裁判法,具有一定评价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及观赏表演的能力;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攻防技术、实用战术及文化内涵,并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与意识。通过学习与锻炼达到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的目的,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并最终达到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任务:通过民族传统体育课的教学,向学生讲授武术的简史和发展历程,以及武术运动的基本技术: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和民族传统体育套路演练等;进行武术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传统礼仪的教育;套路演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

(2)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起源发展及文化;

(3)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拳术、器械分类;

(4)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套路竞赛规则。

实践部分:

(1)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手型手法;

(2)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步型步法;

(3)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攻防技术;

(4)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武术套路演练。

(5)教学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完成每学期所教授武术套路的学习,并进行考核演练。

学时分配

类别

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部分

1、民族传统体育基础理论

2、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起源发展及文化

3、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拳术、器械分类

4、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套路竞赛规则

2

实践部分

1、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手型手法

2、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步型步法

3、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攻防技术

4、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中的武术套路演练

26

身体素质

1、协调性练习

2、灵敏性练习

3、柔韧性练习

4、耐力性练习

5、平衡性练习

6、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武术基本功法、技法

2、武术套路演练

3、一般身体素质:800米(女),1000米(男)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李钦、蒋树人等,现代大学体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德印 马一枫 方弥寿/著,《太极功夫扇》,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4]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武术》,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课程名称:游泳、台球 Swimming & Billiards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目的:通过游泳项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游泳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游泳的基本知识,掌握游泳的规则 与裁判法,具备有评价游泳项目比赛和观赏游泳比赛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游泳是有多个游泳姿势的项目,掌握游泳技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以达到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任务:通过开设游泳体育课的教学,向学生讲授游泳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以及游泳技能的基本技术,掌握蛙泳技术,了解自由泳、仰泳、蝶泳的泳姿等。对游泳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体育锻炼身体的习惯

目的:通过对台球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台球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台球的规则,具有评价台球项目比赛和欣赏台球比赛的兴趣,使学生基本掌握台球的技术,并具备一定的技术运用。通过学习以达到修心养性,陶冶情操,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孤独心理障碍。

任务:通过开设台球课教学,向学生讲授台球的历史和发展历程,以及台球的基本技术,让学生知道台球是一项高尚文雅的运动,让学生参与学习这项目,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台球运动中享受运动乐趣,在生活中可通过台球进行社交活动。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游泳的理论知识和保健,体育运动健康知识及基本常识等。

台球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台球特点

实践部分

学习蛙泳游泳姿势的 方法和练习,练习介绍各泳姿的动作。练习过程中做好保护和配合方法。要求学 生牢牢掌握,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得到锻炼身体。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卫生常识。

2.专项理论基本知识。

2

实践部分

1.台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2.蛙泳的技术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质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大二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李文静.游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游泳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季克异.游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大熊游泳公众号

课程名称:篮球 Basketball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篮球课程将向广大学生传授科学、规范、安全、有效正确的篮球技战术动作,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严格的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公共体育选项课。引导学生从内心树立正确的篮球理念和团结协作意识。

核心任务:通过篮球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篮球技战术动作,引导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础任务:帮助学生通过篮球专项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竞赛规则;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并将之运用到实战中,学以致用、用有所得,切实提高他们的健身本领和获得感。

外延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注意精神;最终目的在于使更多的人把篮球运动作为终身体育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手段,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通识体育理论,国家体制测试;

(2)篮球基本技术理论知识;篮球竞赛规则。

实践部分

(1)掌握各项篮球基本技术;

(2)移动(变相跑、变速跑、侧身跑、急停);

(3)传接球;运球;投篮;

(4)持球突破;防守对手;抢篮板球 ;

(5)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突分);

(6)防守基础配合;人盯人防守。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通识理论:国家体制测试;

2、篮球基本技术内容和竞赛规则;

2

实践部分

1、掌握各项篮球基本技术;

2、移动(变相跑、变速跑、侧身跑、急停);

3、传接球;运球;投篮;

4、持球突破;防守对手;抢篮板球 ;

5、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突分);

6、防守基础配合;人盯人防守。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孙民治 .等 现代篮球高级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

[3]《篮球规则》 中国篮协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

课程名称:野外生存 Survive in the wild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野外生存是以户外运动项目所共有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及生活所具有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适应能力和一定的社会技能为目的。

核心任务: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参加户外运动及生活生存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强健体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健康、心理品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基础任务:通过野外徒步、露营等常见生存项目的练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锻炼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建设团队意识,学会自我挑战,发掘自身潜能。

外延任务:通过野外生存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户外运动的轮廓,建立安全意识,在实践中获得并理解户外运动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 野外生存概述;

(2) 野外生存装备;

(3) 危险识别;

(4) 野外排泄方法;

(5) LNT原理与方法

野外常见伤病防治;野外营养的需求;登山的注意事项

实践部分

(1) 绳结与绳索简易操作;

(2) 装备使用;

(3) 营地选择与帐篷搭建;

(4) 负重徒步;

(5) 定向

(6) 野炊

(7) 露营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

2、专项理论基本知识

3、专项各类危险意识及安全

4、心理及意志品质提升

8

实践部分

1、野外定向及装备的使用

2、露营及野外生存技能

3、负重徒步

4、野炊

5. 露营

18

身体素质

1、第一学期: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4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孙永生,户外运动.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10

课程名称:散打 Kung Fu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开设散打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坚韧、勇敢、顽强、自信、果断的良好意志品质和勤奋勇敢、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的优良品德及良好的道德风范。并向广大学生传授科学、安全、有趣、实用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从内心树立正确的运动理念和运动意识,并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将运动理念和运动意识有效地付诸实践,最终达到强健体魄、提高技能、陶冶情操、以武会友。

核心任务:通过散打练习,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掌握和运用散打基本技术进行攻防格斗,使之成为终身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和运动手段。注重武德培养,养成正确的竞争意识与良好的互相合作的精神,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基础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散打运动正确且实用的练习方法和先进的训练理念、针对单个动作正确的拉伸方法和练习过程中正确的自我保护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学以致用、用有所得,切实提高他们的自卫本领和获得感。

外延任务:帮助学生了解武术与养生,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基本的运动损伤一般处理办法和散打基础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了解散打运动与当今流行搏击术的区别与共性;

(2)散打运动起源与发展等;

(3)了解武术与养生,运动损伤与康复的基本知识。

实践部分

(1)散打的基本拳法,基本腿法和拳法与腿法组合的空击练习方法和两人配合打靶练习方法;

(2)主动进攻和防守反击的配合训练方法;

(3)练习过程中互相保护和动作力度控制方法。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散打运动的概念,散打运动与其它格斗项目的区别。

2、武术与养生,运动损伤与康复。

2

专项实践部分

1、散打的基本技、战术。

2、散打的基本技、战术在进攻防守中的应用。

3、练习过程中的互相保护与互相配合。

26

身体素质

跳绳。

2

期末考核

专项技术考核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冯年娣.刘冬.传统武术健身实践与发展探索.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12

[3]梁亚东.现代散打.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4]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

课程名称:瑜伽 Yoga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瑜伽起源于印度,距今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瑰宝"。瑜伽发源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麓地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体位法。这些姿势历经了五千多年的锤炼,瑜伽教给人们的治愈法,让世世代代的人从中获益。瑜伽不仅只是一套流行或时髦的健身运动这么简单,她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识修炼方法,集哲学、科学和艺术于一身。瑜伽的基础建立在古印度哲学上,数千年来,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经成为印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通过瑜伽理论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瑜伽的基础理论,瑜伽体位、呼吸与调息、冥想等内容,发展学生的协调、柔韧、耐力、平衡等全面身体素质。

2、通过瑜伽体位教学,把呼吸运动与体位法相结合,直接对内脏器官和系统加以按摩和运动,激活人体能量,保持旺盛的精力,提高身体素质,调节全身机能。

3、通过舞韵瑜伽教学,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灵活性及个人气质。在自主创编集体瑜伽的形式上,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舞韵瑜伽创编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瑜伽运动的兴趣,,提高自我锻炼的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卫生常识;

(2)瑜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3)瑜伽的健身功能和特点;

(4)瑜伽健身原则和初学者须知;

(5)瑜伽的三大呼吸法。

实践部分

(1)瑜伽基础体位;

(2)瑜伽的套路体位——拜日式;

(3)瑜伽的经典体位。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卫生常识;

2、瑜伽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3、瑜伽的健身功能和特点;

4、瑜伽健身原则和初学者须知;

5、瑜伽的三大呼吸法;

2

实践部分

1、瑜伽基础体位;

2、瑜伽的套路体位——拜日式;

3、瑜伽的经典体位;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启明,刘静等.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 张慧兰、柏忠言,瑜伽——气功与冥想.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课程名称:跆拳道 Taekwondo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跆拳道专项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跆拳道的基本知识,规则及裁判法,具有一定评价跆拳道比赛及观赏比赛的能力;使学生基本掌握跆拳道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并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通过学习与锻炼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发展跆拳道专项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通过跆拳道课教学,向学生传授跆拳道的基本技术:步法、腿法和组合腿法;传授跆拳道的基本战术;进行规则学习和礼仪教育;组织条件实战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基本理论:跆拳道运动的发展、文化内涵、以及比赛基本规则。

2、基本技术:格斗式基本腿法前踢、横踢、马步冲拳、步伐(跳换步、前滑步、后滑步、前后垫步)

3、身体能力:身体素质(女800米/男1000米)身体核心能力(腰、肩)。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跆拳道运动的发展;

2、文化内涵;

3、比赛基本规则;

2

实践部分

1、格斗式;

2、步伐(跳换步、前滑步、后滑步、前后垫步);

3、基本技术前踢、横踢、马步冲拳;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跆拳道运动教程/赵光圣,刘宏伟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3] 核心耐力/(美)喔斯特根,(美)威廉姆斯著;吴昊等编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11

课程名称:器械健身 Body Building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开设器械健身课程,目的向广大学生传授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基本健身方法,引导学生从内心树立正确的健身理念和运动意识,并帮助学生将理念和意识付诸实践,实现强健体魄、提高动商、弘扬体育精神的目标。

核心任务:通过器械健身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健身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础任务:在第一学期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器械健身运动正确且实用的练习方法(20在种)和先进的健身理念、针对目标肌群正确的拉伸方法和练习过程中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手段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器械,学以致用、用有所得,切实提高他们的健身本领和获得感。

外延任务: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常见的、基本的运动损伤一般处理办法和器械健身基础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1 理论部分

身体常见肌群的基础解剖学知识(随堂进行);大众健身的营养需求和摄入等。

2 实践部分

发展各个肌群体积、肌力和肌耐力的基本练习方法;各个肌群的主动拉伸和被动拉伸方法;练习过程中互相的保护和配合方法。此部分为教学的基础内容,要求学生牢牢掌握,学以致用、用有所得。

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大众健身的营养需求与摄入

2

专项实践部分

1、器械健身基本技术练习(附带常见肌群的基础解剖学知识);

2、肌肉的拉伸方法;

3、练习过程中的保护与帮助。

26

身体素质

800米(女),1000米(男)

2

期末考核

专项技术考核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张先松.健身健美运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英国DK出版公司.肌力训练圣经.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4.9.

[4] https://www.hiyd.com/videos/

课程名称:足球 football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足球专项的教学,培养“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基本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学习了解足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具有一定的比赛能力;学习了解基础技战术的前提下,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培养比赛兴趣及能力;依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安排多的练习方法,增加难度,提高运用能力,重视比赛能力的提高;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足球专项的教学,培养“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基本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一般处理方法;学习了解足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具有一定的比赛能力;学习了解基础技战术的前提下,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培养比赛兴趣及能力;依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安排多的练习方法,增加难度,提高运用能力,重视比赛能力的提高;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足球比赛的基本要素;

(2)学习足球比赛的竞赛规则;

(3)足球理论知识。

实践部分

(1)足球比赛的基本要素;

(2)学习足球比赛的竞赛规则;

(3)足球理论知识。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足球比赛的基本要素。

2.学习足球比赛的竞赛规则。

3. 足球理论知识。

2

实践部分

1.足球基础技术练习。

2.足球基本技战术练习。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14.

课程名称:户外教育 Outdoor Education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目的:传授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户外活动知识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户外活动理念和意识,并帮助学生付诸实践,从而达到学习如何克服逆境、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发展与自然环境更深的关系的目标。

任务:通过户外教育学习,增强学生社交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冲突解决能力;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学会环境保护和遇险急救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户外活动危机处理原则;

(2)户外活动环保原则;

(3)户外活动装备及使用;

(4)户外活动计划。

实践部分

(1)拓展训练(团队建设及高效能团队);

(2)定向运动技能;

(3)登山露营。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户外活动危机处理原则;

2、户外活动环保原则;

3、户外活动装备及使用;

4、户外活动计划。

8

实践部分

1、拓展训练(团队建设及高效能团队);

2、定向运动技能;

3、登山露营。

20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孙永生,户外运动.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课程名称:乒乓球 table tennis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乒乓球运动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增进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灵敏性、协调性、爆发力、柔韧性等。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水平,同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乒乓球比赛与裁判的实践技能,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乒乓球运动项目,使学生认识乒乓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与裁判规则及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与技能。

利用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敢于拼搏、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和斗智斗勇、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坚强心理品质。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乒乓球运动发展概况;

(2)乒乓球运动技术特点及身体锻炼价值;

(3)乒乓球运动的规则以及裁判法;

(4)体育运动健康知识及基本常识等。

实践部分

(1)乒乓球握拍方法;

(2)乒乓球基本姿势与站位;

(3)反手推球;

(4)正手近台攻球;

(5)基本步法;

(6)正、反手发平击球。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乒乓球运动概述;

2、乒乓球器材装备的相关知识;

3、乒乓球的规则及裁判法;

2

实践部分

1、乒乓球握拍方法;

2、乒乓球基本姿势与站位;

3、反手推球;

4、正手近台攻球;

5、基本步法;

6、正、反手发平击球;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 季克异,郑厚成,孙麒麟.乒乓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课程名称:羽毛球 Badminton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校场馆资源、教师资源、学生特点等制定本教学大纲,该纲要注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锻炼平台。重视学生的羽毛球实战应用能力,以基本技术学习为主,结合教学比赛实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享受成功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专项技术,增强体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体育运动健康知识基本常识;

(2)羽毛球运动发展概况;

实践部分

(1)羽毛球基本技、战术;

(2)羽毛球基本步伐及技术应用。

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专项理论基本知识;

2、羽毛球运动发展概况;

2

专项实践部分

1、羽毛球基本技术;

2、羽毛球基本战术;

3、羽毛球基本步伐。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

2、专项身体素质。

2

期末考核

专项技术考核。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程路明,郑其适.羽毛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3] 孟光云,杨宁.大学体育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课程名称:街舞 Street dance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街舞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形成,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阵、波浪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它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参与性和竞争性。通过街舞课程的教学,使用密集型、中高强度的综合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街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从实际情况看,参加街舞运动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肺功能,降低焦虑症和抑郁症症状特征。在学习街舞过程中通过团队组队的形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目标,使之增加责任感,增强自信心。同时也掌握新的体育锻炼的方法,为今后坚持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掌握基本动作编排的原则下,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表演能力和编排能力。在街舞教学过程中,结合专项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核心任务:通过街舞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街舞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础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街舞运动的技术及团队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

外延任务:通过街舞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敢于挑战自我,面对压力,对其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街舞的起源与发展、特点和作用、分类、音乐风格;

(2)街舞视频欣赏。

实践部分

(1)街舞基本功练习:头、肩、胸、跨、膝的前后移动、绕环;手臂、身

体的波浪;脚步的移动、跳转等;

(2)Hiphop学习;

(3)兴趣学习:有氧搏击;

(4)街头快闪展示。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街舞起源与发展、特点和作用、种类、音乐风格;

2、街舞视频欣赏。

4

实践部分

1、街舞基本功练习;

2、Hiphop学习;

3、兴趣学习:有氧搏击;

4、街头快闪展示。

24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 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启明,刘静等.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体育爱好者丛书》编写组.轮滑[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课程名称:体育舞蹈 Sport Dance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目的:通过体育舞蹈专项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舞蹈运动的基本知识、规则及裁判法,培养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及欣赏水平;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和高雅气质风度,提高社交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自我表现力;发展柔韧性、协调性、韵律感、耐力素质以及肌肉的控制能力;调节心理活动,缓解压力、陶冶美好情操,达到身体健康、娱乐身心的目的。

核心任务: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舞蹈技术,引导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础任务:掌握体育舞蹈项目一个舞种的基本步、基础组合,通过练习成套动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外延任务:通过对音乐和舞蹈的理解,提高艺术修养,使之具有一定评价及观赏体育舞蹈比赛及表演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体育舞蹈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专项理论基本知识;

(3)体育舞蹈社交礼仪。

实践部分

(1)基础身姿、基本元素练习;

(2)基本步练习;

(3)华尔兹舞步组合练习。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卫生常识;

2、体育舞蹈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3、专项理论基本知识;

2

实践部分

1、基础身姿、基本元素练习;

2、基本步练习;

3、牛仔舞步组合练习。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

2、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技术等级教材.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

课程名称:拳击 Boxing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拳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拳击基本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拳击运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通过拳击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有氧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爆发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身体机能进行自我评价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结合拳击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精神。

核心任务:通过拳击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拳法技术,引导学生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基础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拳击运动的技术及动作规律,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本课程的基本任务。

外延任务:通过拳击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敢于挑战自我,面对压力,克服恐惧心理,对其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拳击比赛的场地与器材简介。

(2)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胜负判定标准介绍。

(3)拳击技术理论讲解。

实践部分

(1)基本抱架姿势。

(2)直拳技术。

(3)勾拳技术。

(4)摆拳技术。

(5)组合拳技术。

(6)手靶与沙包技术。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拳击比赛的场地与器材简介;

2、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胜负判定标准介绍;

3、拳击技术理论讲解;

2

实践部分

1、基本抱架姿势;

2、直拳技术;

3、勾拳技术;

4、摆拳技术;

5、组合拳技术;

6、手靶与沙包技术。

26

身体素质

1、一般身体素质;50米,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1、专项技术考试;

2、一般身体素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 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启明,刘静等.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 王德新,樊庆敏. 现代拳击运动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 于德顺,张辉. 拳击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课程名称:南狮 Chinese Southern Lion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通过南狮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全面了解南狮运动的基本知识与竞赛规则,较系统的掌握南狮运动的基本技术与基本难度动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拼搏的精神。为组建学校“南狮”表演与竞赛的代表队选拔人才。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部分

(1)龙狮运动发展史;

(2)南狮器材及基础知识;

(3)武术礼仪;

(4)体育运动健康知识及基本常识等。

实践部分

(1)武术基本功;

(2)南狮基本技术;

(3)组合套路学习。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南狮专项理论知识;

2、体育运动健康知识及基本常识。

2

实践部分

根据所学南狮基础技术自行创编组合动作,动作要求包括六个以上基本难度动作,并体现出四种以上步伐,三种以上神态。

26

身体素质

800米(女),1000米(男)

2

考试

专项技术考试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黄益苏,龙狮演与竞赛.[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3] 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S]国际龙狮总会审定.2002.

课程名称:网球 tennis

学分:1 学时:32

一、目的与任务

网球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其要求对抗性强、技术精细。在网球教学中,应使学生掌握网球的比赛规则与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使学生在网球运动学习过程中,懂得团结协作、公平竞争,从而形成谦虚自信的良好品质。教师重视激发学生参与网球运动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理论部分

(1)网球运动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网球的比赛规则与特点。

(3)网球运动的服饰与装备要求和初学者须知。

(4)网球课安全注意事项。

(5)网球运动常见的伤病与防范。

2、实践部分

(1)网球步伐解析训练——分腿垫步。

(2)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开放式引拍)。

(3)网球反手击球技术(双反握拍与单反握拍)。

(4)网球上手发球技术。

(5)网球网前截击技术。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学 时

理论部分

1. 网球基本理论知识与常识。

2. 网球专项理论基本知识。

2

实践部分

1. 网球步伐训练

2. 网球正手击球技术

3. 网球反手击球技术

4. 网球上手发球技术

5. 网球网前截击技术

20

身体素质

1. 第一学期:800米(女),1000米(男);

2. 第二学期:网球半米跑。

8

考试

专项技术考核

2

合计


32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性质:考查

考核形式:实操√

考试用时:90分钟

成绩记载: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评成绩=平时成绩20 %(其中考勤5%,课堂表现15%)+800/1000米跑30%+专项技术50%

四、大纲说明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各专业

适用对象:大一在校生

五、教科书、参考书

[1] 刘亚,大学体育健康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启明,刘静等.高校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3]《体育爱好者丛书》编写组.网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